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
乾隆五十八年,乾隆皇帝八十大寿,英国派出了以使者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,使团人数多达七百多人,都是英国当时各行各业的精英。英国派出的皇家战舰更是多达五艘,极尽皇家气派。由此可见,英国是多么重视此次乾隆的寿庆。

使团历尽艰辛,整整九个月后才到达北京。当然,除了给乾隆贺寿,使团还有一个重要任务,那就是与中国建交,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,推动本国经济发展。

为了达成此行的目的,英国人可以说是费尽心机,献给乾隆的贺礼竟然多达600多箱,不但有稀世珍宝和珍贵的精美欧洲艺术品,更有代表了英国军事实力的枪支武器。

英国人在礼单中刻意提及了榴弹炮、迫击炮以及手提武器。他们认为这些东西肯定能够引起乾隆乃至大清的兴趣。

然而,英国人失望了。乾隆的盲目自大令大清帝国失去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,他只看到的那些价值不菲的珍宝,并没有从那些先进的枪支武器中嗅出大英帝国的潜在威胁。

乾隆天真的认为,英国人此次前来是出于对他的狂热崇拜和对大清帝国的敬畏。

后来马戛尔尼表示,自己作为英国使臣,代表的是大英帝国,他和乾隆是平等关系,拒绝觐见乾隆施行三跪九叩的大礼。

马戛尔尼此举引起了乾隆强烈不满,他感到自己大受冒犯。对于英国这个不懂礼数的蛮夷小国,他压根儿就没有放在眼里,便拒绝进谏,派人打发英国使团打道回府。

历尽千辛万苦才踏上大清帝国土地的马戛尔尼没有想到,自己会遭到如此待遇,他不想轻易放弃与大清建交和发展贸易的机会,经过讨价还价和沟通。最终,他忍辱负重的献上了英国觐见国王时所行的单膝下跪礼,并献上自己带来的珍奇异宝,以讨得乾隆的欢心。

觐见的整个过程中,狂妄自大的乾隆与马戛尔尼并未有深入的交流,只对马戛尔尼身边的一位会说汉语的小孩子充满兴趣。

为了显示皇恩,他还赏赐给了他一只五爪金龙荷包。对于马戛尔尼提出的贸易要求,乾隆认为这只是英国人盯上了中国的巨额财富,便断然回绝了。

很快,乾隆便安排了英国使团打道回府。临行之际,他还给英国国王写了一封信,《敕英国国王谕》,全文976个字。开头一句“甚为赞许”,肯定了英国国王为乾隆庆寿的“恭顺之举”。同时表示,大清已经拥有了一切,地大物博,足以自给自足,不需要与任何国家交流。

至于英国提出的改革中国体制制度,那是痴心妄想,门儿都没有。

然后乾隆以高高在上的皇上对待臣子的语气,在信中对英国国王进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,警告他不要再打大清帝国的主意,毕竟普天之下唯我大清独尊。

最后,乾隆为了强调中国的强大,将英国批得是一无是处。英国国王读完这封信后,气得牙根痒痒,同时也感觉到了乾隆的愚昧、可笑和目光短浅。

他们评价道: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,他周身涂有防腐香料,描画有象形文字,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,他体内的血液循环已经停止,就如冬眠的动物一般。

最后,英国人将这封信作为“英国外交史上收到的最耻辱的信件”与“充分彰显大清愚昧无知的信件”,纳入了大英博物馆,收藏至今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Top